进阶1:二阶电路的暂态过程
二阶电路的暂态过程
目标
1.研究RLC串联二阶电路暂态过程特点
2.熟练掌握ADALM2000的使用
仪器仪表
仪器 | 元器件 | 工具 |
---|---|---|
ADALM2000 | 100Ω电阻(1/4W)×1 | 面包板 |
300Ω电阻(1/4W)×1 | 导线 | |
3kΩ电阻(1/4W)×1 | ||
5.1kΩ电阻(1/4W)×1 | ||
10mH电感(1W)×1 | ||
0.01μF电容×1 |
仿真工具
Circuit JS
理论
1.本实验研究由电阻、电感和电容相串联的二阶电路,在方波激励时响应的动态过程。
对于RLC串联的二阶电路,无论是零状态响应,还是零输入响应,电路暂态过程的性质完全由特征方程的特征根、来决定。
从上式可知,特征根实际由R、L、C三个元件的数值来决定。
(1)如果,特征方程有二个不等实根,电路动态过程的性质为过阻 尼的非振荡过程。
(2)如果,特征方程有相等实根,电路动态过程的性质为临界阻尼 过程。
(3)如果,特征方程有共轭复根,电路动态过程的性质为欠阻尼的 衰减振荡。 由此可见,通过改变电路参数R、L和C的值,均可使电路发生不同性质的过渡过程。
2.动态过程性质的观察与测量。 用示波器观察,必须使动态过程周期地重复出现。为此,本实验采用周期性方波作激励。实验时可由ADALM2000产生。方波对电路的作用可以视为两个过程:若电路的实际过渡过程与方波半周期相比很短,则在方波电压的正半个周期,即输入电压由0跳变为,使电路突然与一个直流电压接通,相当于电路的零状态响应;在方波电压的后半个周期,输入电压又由跳变为0,相当于电路的零输入响应。这样,通过调整方波源的频率(周期),使其半周期的时间远远大于过渡过程持续时间,就可以由示波器观察到动态过程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。
3.实验方法说明:观察动态过程,可采用激励源频率不变,保持电感、电容参数一定时调电阻的方法,也可保持电阻值一定调电感、电容的方法。或者,保持电感、电容和电阻值不变,调整激励源频率。
Circuit JS仿真
第一种实验情况:
第二种实验情况:
实验
在面包板上,插好元件,按照图4所示的实验线路连线,在测试前先把ADALM2000和R、L、C组成二阶电路。

通过调换电阻R的阻值,实现R与的关系变化,观察以下两种情况下电容C1端电压的波形。
(1)观察并记录时,电路过阻尼的动态过程(不振荡)。选择电容0.01μF、电感10mH和电阻3kΩ,输入方波:1V峰峰值、偏置0.5V、占空比50%、频率2kHz。用Scopy的示波器功能两个通道同时观测输入和C1端电压的波形。
(2)观察并记录时,电路欠阻尼时的动态过程(衰减振荡)。选择电容0.01μF、电感10mH和电阻300Ω,输入方波:1V峰峰值、偏置0.5V、占空比50%、频率1kHz。用Scopy的示波器功能两个通道同时观测输入和C1端电压的波形。

练习
在面包板上,插好元件,按照图1所示的实验线路连线,在测试前先把梅林雀和R、L、C组成二阶电路。
选择电容0.01μF、电感10mH和电阻100Ω+5kΩ(可调电阻),输入方波:1V峰峰值、偏置0.5V、占空比50%、频率1kHz。用Scopy的示波器功能两个通道同时观测输入和C1端电压的波形。
调节可调电阻,观察C1端电压的波形从非振荡到振荡或从振荡到非振荡的变化过程,分析电路经历了哪些状态。
参考答案:

Circuit JS仿真: